治疗双相障碍:药物、心理与家庭的“三重奏”

文章来源:济南神安医院

治疗双相障碍:药物、心理与家庭的“三重奏”

面对青少年双相障碍,单一的治疗手段往往效果有限。作为精神科主任,我常强调“三重奏”策略:药物、心理与家庭干预缺一不可。

药物治疗是基石。心境稳定剂(如碳酸锂、丙戊酸钠)是控制病情的核心,但需严格监测血药浓度,避免副作用。例如,一位15岁患者因擅自停药,导致躁狂复发,最终需住院治疗。此外,抗抑郁药的使用需谨慎,部分药物可能诱发躁狂,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。

心理治疗是关键。认知行为疗法(CBT)可帮助患者识别情绪触发点,建立应对策略。例如,通过“情绪日记”记录每日情绪波动,患者逐渐学会区分“正常情绪”与“病理状态”。家庭治疗同样重要。许多家长因孩子患病陷入自责或焦虑,反而加剧家庭矛盾。通过家庭治疗,家长可学习如何提供支持,而非过度控制。

物理治疗是补充。对于严重抑郁或自杀倾向的患者,电休克治疗(ECT)可快速缓解症状。例如,一位18岁女生因多次自杀未遂接受ECT,两周后情绪明显改善。此外,重复经颅磁刺激(rTMS)等新技术也在逐步推广。

最后,社会支持不可或缺。学校应提供心理辅导资源,减少学业压力;社区可组织患者互助小组,降低病耻感。记住,双相障碍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,需患者、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。

​温馨提示:山东省济南神安医院-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诊疗专科医院-山东省立三院专科联盟医院-济南市神安抑郁精神障碍研究院(山东省抑郁精神障碍研究院),是山东省一所集专业、科研为一体的精神心理疾病诊疗专科二级医院。医院在治疗抑郁症、精神分裂症、强迫症、焦虑症、双相情感障碍、青少年心理障碍、情绪障碍,学习障碍,厌学、逃学、休学、躁狂症、癔病、癫痫、戒瘾(酒瘾、网瘾、赌瘾)多动症、抽动症、疑病症、神经衰弱、恐惧症、顽固性失眠、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